巍巍大别山,浩浩长江水。黄冈市位于大别山腹地、长江北岸,这里既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也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生态屏障。

革命年代,这里铸造了大别山区“28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一代代黄冈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在经济发展的大军中,非公有制企业勇扛大旗,旗帜所指,所向披靡。
“党旗红”引领“发展红”。在黄州区非公企业的版图中,红色的覆盖面慢慢的变大,党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入企生根”的基层党组织如同一个个红色引擎,激发了企业的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竞争力。

红色热土,党旗飘扬。七一前夕,记者随黄州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方华一行先后走访了位于黄冈市黄州区的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峰传动)、湖北玉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环建筑)、黄州区工业园内的湖北骏源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源公司)、黄冈市新昌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昌纺织)、中牧股份黄冈动物药品厂(以下简称中牧药业)等多家非公企业,看这些非公企业如何抓党建促发展,助力黄冈更出彩。
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组织……进入科峰传动大楼,在大门的两侧,这些牌匾格外引人注目。
昔日的“小作坊”如今已发展到拥有员工800余名、产值近5亿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弹指十余年间,公司创造了第一台国产小型行星减速机、第一台国产盾构机用减速机、第一台国产谐波减速机、第一台智能剥虾机等多个“中国第一”“国际领先”。

轻点按钮,18台机器人联动,自动冲洗、自动消毒……时下,正是吃小龙虾的季节,“科峰造”智能剥虾机在潜江一家水产加工厂“上岗”,每天可加工14.6吨原料虾,相当于50名左右熟练剥虾工。
连续5年锲而不舍攻关,科峰传动前后投入2000万元,进行4代更新,终于成功研发出全智能化的剥虾机,目前获得27项知识产权授权。科峰传动董事长吴俊峰介绍,这款智能剥虾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工厂产能需求和厂房的建筑结构进行组合,目前订单形势良好,即将实现量产。

“我们的科研小组成员全部为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科峰传动副总经理、湖北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专家组成员孟弢是剥虾机科研带头人,今年53岁,他说,最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不能拖团队的后退。
“白天到车间,晚上搞科研,有时候党员干部们赶都赶不走。”孟弢感慨道,党员的战斗力、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在科峰传动体现的很明显。

据介绍,在该公司,有个“三培养”机制——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推荐为企业管理人员和领军人才,近5年发展党员40余名。
在具体举措上,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杨剑说,首先是红色讲堂入人心。推行公司领导讲政策、模范党员讲经验、普通党员讲体会和“党员示范岗”等活动,营造员工有信仰、党员有力量、企业有希望的浓厚氛围。
红色阵地强堡垒。以红色引领、传动未来为基调,建设党员活动室、职工书屋等阵地,将党建元素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党性锻炼有载体,文化生活有场所。

红色团队当先锋。成立党员为“领头雁”的攻关小组,自主研发顶管机,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公司组建党员为“领头雁”的技术攻关小组,成功自主研发顶管机,打破国外等发达国家技术垄断,使国内盾构机价格下降50%以上。现在全国九成以上地下管廊顶管机用的是科峰造减速机。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吴俊峰铿锵有力地说,这是科峰传动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坚守的党建理念。“党旗红、事业兴”,对党的忠诚信仰,已经渗入科峰人的精神肌理。

在革命战争年代,黄冈是中国红色圣地之一;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今天,黄冈建筑大军从大别山下启程,走出黄冈、奔赴武汉、走向全国、迈出国门,各处火热的建筑建设场地,黄冈人架起的高高塔吊,随处可见。黄冈建筑公司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奇迹,也成就了黄冈“建筑之乡”的美誉。
追溯黄冈建筑产业最初发展历程,无不写满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期的艰辛、勤奋、努力与果敢。探寻企业不断行进发展、愈发壮大的今天,无时不体现着在党旗指引下挑起的社会担当。

来到公司办公楼,党建元素“爆棚”。“先进党支部”“党建先进单位”“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无欠薪项目”、建设工程“楚天杯”“黄鹤杯”“大别山杯”......公司荣誉墙被各类奖牌和荣誉证书填的满满当当。
1999年,时年51岁的张仲生在辞去公职后,组建黄冈市玉环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放弃金饭碗,端起泥饭碗”“混出了个人样儿,又回到了原样儿”。被质疑的声音接踵而至。

张仲生以一个员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回应了旁人的冷嘲热讽。在他看来,国有企业也好,非公有制企业也好,都是时代的产物,只要能创造财富,回报社会,就算是真赢。
人生自古多磨难,踏平坎坷是春秋。面对种种舆论,他坚定地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奋进。短短十年间,公司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先后拿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壹级;装修装饰壹级、地基基础壹级、防水防腐保温壹级、建筑幕墙壹级、消防壹级,在建筑行业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所向披靡。
步入花甲之年的张仲生从董事长职务上离任,具体业务交由后辈及项目经理负责。但在玉环公司的党支部机构图上,“支部副书记张仲生”的名字依旧赫然在列,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他几乎从不缺席。

公司党建负责的人介绍,张仲生经常给员工们讲要感谢中国,感谢社会主义。企业做大了,就要想着回报社会,个人成功了,就要想着照顾弱者。这些年被他帮助过的企业和个人不计其数。
如今,已接过父亲掌印的玉环公司董事长张正林,紧承父亲的教诲,开启了新一轮的“接力赛”。于是,在玉环公司,除了常规的给公司员工提供培训、晋升机会之外,还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对于家庭困难者,优惠购房或租房;对生病住院者,主动前往看望;逢年过节,不忘表示心意;对于特殊困难户,还酌情寄予一定的资助……

于是,在疫情期间,到处活跃着玉林公司“党员突击队”的身影,他们捐资捐物,解决居民燃眉之急。酷暑高温下,他们深入街头巷尾,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清凉。春暖花开,他们在沃野添绿,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传播的更远。
昔日奉献铸成就,憧憬未来更辉煌。“我们将继续发扬企业的优良传统,贯彻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坚持‘以信为本、以质求生’的服务宗旨;恪守‘优质、安全、高效、低耗’的企业八字方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社会建设更多、更好的精品工程,共创和谐社会的美好明天。”玉环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正林掷地有声。

开年以来,园区各项经济指标稳中增长,成绩的背后,涌动着一股股红色动能,让人心潮澎湃。
“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为中心的总体思路,弘扬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加强基层党建,突出非公党建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作用,以优质园区非公党建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文化领航、加力巡航和保驾护航。”黄州区工业园党工委书记、主任何文如是说。

黄州工业园作为黄州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现有企业26家,规上企业8家。从一个点,到一条线,再到一大片,一块块“红色拼图”正在园区非公党组织中逐渐成形,目前,共有12个党支部。
何文介绍,根据各企业党员人数的变动,结合真实的情况,对企业党组织设置适时调整,并由工业园管委会对各企业支部配备党建指导员,每个支部1名,实现了全覆盖。

通过系列举措,带动园区与企业同心同向、同行同享,努力提升园区企业未来的发展质量和基层党建治理水平,切实增强园区非公党建工作的号召力、生命力、原动力与影响力,实现党建理念时代化、管理制度化、阵地特色化、服务示范化,擦亮园区非公党建金字招牌,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同时,全面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园区持续走深走实。园区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进企业对“急难愁盼”问题专题研究、列出清单、制定对策、承诺时限、办事结果“五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园区积极解决了新昌、永通、元丰、骏源、信柳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基础设施、资金、出行、子女就学等问题。机关党支部共领办实事11件,已全部完成;企业党支部共领办实事90件,也全部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园党工委着力推进中博窑炉、新昌纺织、金兴泰塑业等企业党建示范点工作。通过党建示范点创建,激发非公支部在党建工作中创特色、树品牌,引导党员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助推公司制作和经济发展。中博窑炉党员爱党爱企、团结一心,公司制作和经济效益稳中向好;新昌纺织党员积极建言,多措施节水节电,每年可节约水电支出180余万元;金兴泰塑业加大技改、提高产能、效益稳定,连续多年获“纳税先进单位”。

在园区内,一个集党员活动中心、员工休闲中心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功能中心已基本建成,配备学习室、图书室、开放式会议厅、健身区等。
园区通过搭建党建阵地,创新党建工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不断推进党员职工“微”关爱,建设和谐型企业。通过配备运动器材、书籍等休闲娱乐设施,服务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取得了党群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
非公企业画卷色彩缤纷,党建引领发展底色鲜红。方华说,非公公司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彰显到哪里。黄州非公企业正在以“点线建精、整片建强”的路径方式实现基层党建的“红色拼图”。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